彩虹合唱团朱婧怡丨音乐与合唱,带来向好的本能
2022-07-19 12:07:37


2022年这个夏天,由于疫情原因,燕丹学校“彩虹合唱团”毕业班的22名团员,用线上云合唱的形式,制作成歌曲视频《启程》,向培育自己六年的母校,向亲切敬爱的老师,向朝夕相伴的同学,说一声:再见!


,时长04:53


自2014年,北京彩虹公益基金会一手打造的公益项目“彩虹合唱团”已经发展了8年。


多年来,北京彩虹公益基金会携手多方具备优质音乐教育资源的伙伴,帮助乡村学校成立彩虹合唱团,同时通过设备资助、专业声乐培训进行合唱团建设,提升乡村美育教育能力。


合唱的滋养让孩子们执着于对艺术的追求,他们用歌声织成了一张网,音乐成了会流淌的空气,氤氲缭绕,他们的生命亮度不断提升,生命之花尽情绽放。


下面我们来听听曾经的“燕丹学校彩虹合唱团”团长朱婧怡的感悟与感受。


图片

宏伟华丽的剧院前,朱婧怡和同伴手挽手在镜头前灿烂地笑着,身上鲜艳明亮的羽绒服与额前厚重服帖的齐刘海,都在彰显着她的青涩与稚嫩。
时隔数年后,已经上了初中的她再次接受采访时感叹,“那时候太土了。”
彼时的她还在上小学三年级,随学校的合唱团前往欧洲参加演出。“那是我第一次出国演出”,朱婧怡看着眼前的照片,万千思绪飘回到那场远在异国他乡的演唱会,“我很激动、很开心”。
她直言,面对这么大的舞台和这么多的观众,“自己其实也有点担心”。但这样的担心在日后逐渐内化为她的本能:坚持、自信,勇敢面对困难,而培养出如此本能的机会,来自一群执着于美育的教育者和公益人。

图片
北京彩虹公益基金会创始人童书盟女士
为朱婧怡整理领结


1

有如时雨化之

2021年8月的日本东京有明竞技场,郎平谢幕。在中国女排3比0完胜阿根廷队之后,一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响彻赛场。
作为中国女排队歌,“阳光总在风雨后”,总能在失败时给予慰藉,在成功时带来勉励。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这首歌曲影响的对象不只是中国女排,还有她们身后站着的每一个“朱婧怡”们。
在被问及自己最喜欢的歌词时,朱婧怡的回答有些停顿,思考了很久之后,上述这七个字逐一从口中蹦出。至于原因,她表述时显得有些调侃:只能想到这句了。
图片
朱婧怡
但稍加思考不难发现,在她浩繁的记忆碎片之间,能够在第一时间提取出来的内容,必然有其重要的意义根植于朱婧怡的内心。
这便是美育的价值。
“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1919年8月1日,蔡元培在《新青年》第三卷第六号刊文《以美育代宗教》中表示。而多用于形容蔡元培的“春风化雨”一词,似乎更能解释其对美育的论述。
南都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徐永光也在日前的活动中强调乡村儿童美育的重要性,“儿童美育对于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至关重要”。
“美育的特质是关注人的情感,人感性部分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其实是要感性和理性的平衡。”浙江致朴公益基金会首席美育官龚瑜认为,美育的方法是助力所有学科的智性学习,关注美育是在关注教育方式的转变。
如此种种表述、评价甚多,但美育究竟有何作用?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从朱婧怡的故事里就能清晰地看见。
一岁多时,朱婧怡随父母自河南老家移居北京。
人生的巨变对于尚处牙牙学语中的她来说几乎没有感受,因此无法回答如果一直留在老家的话,她又会是怎样的人生。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三年级时的那场合唱团成员选拔意义非凡,开启了她至今仍在坚持的学艺之路。
图片
燕丹学校彩虹合唱团创立之初
“我当时差点就没选上”,对于合唱团的选拔,朱婧怡至今仍有余悸。
的确,只有通过对音准和节奏的双重考验,才能真正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对当时缺乏基础音乐知识的她而言,这份考验是“沉甸甸”的。
好在第一场“风雨”有惊无险,朱婧怡最后还是找到了状态,迈出加入合唱团的第一步。
进入合唱团后,她紧接着迎来了第二场“风雨”——合唱团的指挥史振飞老师。谈起对史老师最初的印象,朱婧怡直言,第一次见到老师时觉得他很严厉,“他站在那里不说话,眼神非常凶狠。”
但这场“风雨”很快便消散殆尽,通过训练和日常的相处,史老师很快便褪去严厉、凶狠的外衣,展现出幽默、温柔的本色。“之后发现老师挺温柔的,也挺幽默的”,朱婧怡如是评价。
于是,这场“风雨”也幻化为“甘霖”,为她的成长与进步提供了滋养。

2

请相信有彩虹

在被问及合唱团对自己的影响时,她毫不犹豫地说,“合唱团让我更加自信、不怯场。”
与此相对应的,是她回答“第一次上台有何感受”一问时的“自我和解”。“当时肯定紧张啊”,朱婧怡感叹,“兴奋(也)有一点点。”
随着后来接踵而至的演出,紧张逐渐消磨殆尽,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朱婧怡找到了“骄傲与自豪”。她也坦言一种更真实的感受,“合唱大家伙都在舞台上面,就没那么紧张了。”
同时,由于自己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朱婧怡后来当上了“大家伙”的团长,在各声部长的辅助下,管理50多名团员。
“我的职责就是管好整个团体,比如说出门参加活动时,不能让我们合唱团太吵。”在平时担任团长的过程中,朱婧怡从管理纪律开始逐渐积累自己的组织经验,以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面对困难强大的意志力。
图片
燕丹学校彩虹合唱团团员在演出间歇
“遇到困难肯定是要迎难而上,肯定是要尝试一下,能不能克服它”,朱婧怡笃定地说道。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首届教育部高校美育教指委副主任委员杜卫曾表示,作为一种感性教育,美育具有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功能,是其他任何教育形态所无法替代的。
“这是一段会无数次想起,令人难忘的记忆。”朱婧怡这样评价自己在合唱团的经历,“我会特殊看待合唱团的人,因为都是我们一起并肩作战,肯定就是很难忘,彼此的关系也肯定比较深刻。”
如果给这群战友颁发勋章,除了学校、老师之外,朱婧怡一定不会忽略一个伙伴——北京彩虹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彩虹基金会”),合唱团的支持方和资助方。
在谈及对彩虹基金会的认识时,朱婧怡用一句简单直接的话语道出自己的想法:“他们都是大好人,因为他们一直在默默的支持帮助我们。”
图片
朱静怡参加合唱团演出
在朱婧怡的心目中,“公益”是一个“不特定帮助某一类群体”的组织。这意味着在她看来,“公益”的影响是广泛而多元的。在被问到自己是否将来也会参加公益活动时,朱婧怡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会参加的,因为这是好的事情,而且是有意义的。”
也许少有人比朱婧怡更能够切身体会到“公益“的价值。
不过现在的她看起来比“齐刘海”的时候更加成熟了,回顾过往的一切,苦难也好、欢乐也罢,战胜阻碍的经验积累已化为追求更高的目标,“我要考中央美院”。也许如今正在学习美术的朱婧怡,偶尔